——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张占斌
核心观点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制度性改革,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将分散的、内卷严重的“小市场”整合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实现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配置,让超大规模市场从“物理叠加”升级为“化学反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周子勋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
从“加快建设”到“构建”再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扎实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为什么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应该聚焦哪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把握好哪些重大原则和基本方向?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张占斌。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时报:在当下时间节点,党中央为什么要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纵深推进”这个要求?背后释放何种深意?
张占斌: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有所显现,特别是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外部市场需求波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上升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提升经济体系的内生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韧性来对冲国际循环中的不确定性。
就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言,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关键期。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制度性改革,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将分散的、内卷严重的“小市场”整合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实现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配置,让超大规模市场从“物理叠加”升级为“化学反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
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也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流通和市场的理论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要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与循环,促进国内供需的有效对接,推动形成有机整体和社会再生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原则,有助于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实现分工协作,达成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让更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开创新局面。
着力解决四方面重点难点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署来看,应该着力解决哪些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问题?
张占斌: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是首要攻克的难点。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量,通过设置行政壁垒、出台歧视性政策等手段,限制外地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限制本地资源要素外流。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例如,一些地区在政府采购中,明确要求本地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中标,对外地企业设置诸多限制条款。要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需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大对地方政府政策措施的审查力度,对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同时,建立跨区域的市场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地区间的监管协同,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市场监管格局。
要素市场的分割与流通不畅也是关键问题。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要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土地领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跨区域自由流动;在资本市场上,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技术和数据市场要加快制定统一的标准和交易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推动技术和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应用。
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存在不少问题。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衔接不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对此,应加强市场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建设,推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与数据、标准等的“软联通”协同发力。制定全国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区域间的规划对接与协同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一体化水平。
市场基础制度的不统一同样需要重点解决。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产权保护力度不一致,导致企业创新成果保护不足,影响企业创新积极性;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增加了企业跨区域经营的制度性成本;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执行不到位,使得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任成本较高。为实现市场基础制度的统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国统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规则,明确制度执行的标准和流程。
把握好四个重大原则和基本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意味着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广度、深度、效度上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此,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哪些重大原则和基本方向?
张占斌: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商品和要素流通、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面临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要素流通不畅等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目标为导向,明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围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就是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明确了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阶段性目标。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战略规划、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明确建设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在遵循国家统一部署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建设路径和模式。
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促进的原则。对内开放是强化对本国国民和民营经济的开放,促进国内地区之间的充分竞争,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对外开放是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吸引全球资源和要素,提升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例如,通过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积极探索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吸引外资、技术等优质资源,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五统一、一开放”具有深刻内涵
中国经济时报:此次会议提出了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与此前主管部门所强调的“五统一、一破除”出现变化。应该如何理解这种转变?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
张占斌:此次会议提出的“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此前的“五统一、一破除”相比稍有变化,这种转变具有深刻内涵,释放出重要信号。
从“破除”到“开放”的转变,体现了建设思路的拓展与升级。以往强调的“一破除”主要聚焦于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障碍,这是建设工作的基础性任务。而当前提出的“一开放”,不仅包含了破除内部壁垒的内涵,更强调以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意味着要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和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对内开放进一步强化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市场融合与协同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对外开放则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提升我国市场在全球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五统一、一开放”更加突出了系统性和协同性,标志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破壁清障的“攻坚战”迈向破立并举的“纵深战”。以往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破除各种阻碍市场统一的障碍,而现在则更加注重在破除障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高效的市场体系。通过统一各项标准和规则,持续扩大开放,构建起更加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与活力。
上一篇:全球降温稳定币,抑制市场过热风险
下一篇:没有了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制度性改革,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将分散的、内卷严重的“小市场”整合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实现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配置,让超大规模市场从“物理叠加”升级为“化学反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2025-07-30 11:07:30
6月27日,教育部网站以《中央财经大学聚焦交叉融合 着力培养财经拔尖创新人才》为题,对中央财经大学校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特色做法进行了报道。
2025-07-03 09:07:51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025-07-02 17: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