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打造“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021-03-09 20:38:42   来源: 广州市人民政府网 南沙 打造 1+1+3+N 科技创新 平台 体系 347
2月20日,广州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5场)。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介绍了该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情况。

2月20日,广州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5场)。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介绍了该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情况。

“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据谢明介绍,目前南沙区正在逐步形成南沙科学城和明珠科学园为主阵地、以海洋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以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多个高水平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个“1”是指“一城一园”,即南沙科学城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携手中科院共建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南沙科学城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面向深海、深地、深空,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生物等领域,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明珠科学园是南沙科学城核心区域,总规划面积约4638亩,将聚合提升中科院在广州的研究力量,推动中科院各类创新机构、高端创新平台在南沙集聚。明珠科学园启动区已于2020年11月全面开工,预计2022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第二个“1”是指“海洋省实验室”,以国家实验室为标杆,打造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兴海基地”。目前,海洋省实验室在南海首次发现砂层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核心园区已动工,预计2021年12月完工。正在推进南海岛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平台建设。

“3”是指冷泉、风洞、识海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基建工程已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极大增强广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N”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标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聚焦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实现新突破。

全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品台体系建设

谢明指出,南沙区将以广州市委全会提出建设百年科学城的目标为契机,来推动始终强化创新驱动第一动力,高标准推进南沙科学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持续引入各类创新资源,加大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一是高端科创资源集聚。南沙科学城将形成中国科学院战略科技力量的集聚,目前启动建设的重点项目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中科院广州分院、南海所、植物园等10多家中科院系科研机构,已落户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识海工程三个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一大批重点围绕深海、深空、深地等领域的科研院所已在南沙形成集聚态势。

二是高水平规划建设。为落实市委全会打造“百年科学城”的要求,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园区,南沙将通过开展国际竞赛的方式,进行南沙科学城核心区明珠科学园概念方案设计。按照“以人为本、体现传承”的原则,中科院、广州市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对参赛方案精雕细琢,并最终审定了明珠科学园启动区建筑平面布局。南沙区将以2023年基本完成明珠科学园启动区建设并投入使用为目标,将明珠科学园建设成为空间布局相对集中、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科研人才高度集聚的国际一流科学园。

三是高规格政策支撑。日前,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粤大湾区【2021】1号”文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推出多项重磅人才创新政策,标志着南沙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工作正式启动,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南沙将出台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政策,简称“科创16条”,重点加大对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支持力度,给予单个高端创新平台最高2亿元资金支持。通过这些高规格的政策支撑,南沙将进一步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深化粤港澳人才合作,营造创新创业的一流营智环境。

热点推荐
  • 【金融】打造绿色金融创新高地

    近年来,深圳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探索,以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为抓手,全面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23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1.07%。

    2025-06-11 12:06:11

  • 【智慧城市】南京海关: 无人装备助力构建“水陆空”立体监管体系

    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徐青6月5日表示,南京海关积极探索“水陆空”多维一体的无人装备应用,持续推动监管效能跃升、通关效率提速、安全风险防控升级,加速构建立体监管体系。

    2025-06-11 12:06:11

  • 【上海】上海打造超大城市更新样本

    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滨水空间实现公共化转型,到旧里弄、老街区的改造更新,上海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根”的智慧,构建出“人民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城市更新范式。

    2025-06-11 10:06:19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增强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效能 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贯彻落实“人工智能+”战略 推动新型智库数智化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