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关: 无人装备助力构建“水陆空”立体监管体系

2025-06-11 12:18:11   来源: 科技日报 装备 31
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徐青6月5日表示,南京海关积极探索“水陆空”多维一体的无人装备应用,持续推动监管效能跃升、通关效率提速、安全风险防控升级,加速构建立体监管体系。

智能水尺观测船在水面进行船舶水尺计重作业,“无人驼队”快速往来于陆上物流场站,智能远程控制的无人机在“空中送检通道”间穿梭……在南京海关关区各个业务现场,不乏无人船、无人车、无人机乃至四足机器人的身影。

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徐青6月5日表示,南京海关积极探索“水陆空”多维一体的无人装备应用,持续推动监管效能跃升、通关效率提速、安全风险防控升级,加速构建立体监管体系。

智能水尺观测船——筑牢贸易“公平防线”

6月3日,40万吨级货轮“明志”轮满载铁矿砂靠泊在连云港港87泊位上,南京海关所属连云港海关关员在岸边远程操控智能水尺观测船缓缓地靠近货轮,运用远程识读、数据智能计算等先进技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货轮吃水情况。这是国内首艘登记备案的水尺计重专用船,也是南京海关联合企业、高校研发的第三代智慧观测船。通过其搭载的5G高清视频采集系统与智能算法,关员不必登船即可远程完成水尺数据采集,准确率达95%,单次检验效率提升40%。

“口岸大宗资源类商品进口量不断增长,尤其是40万吨级超大型散货船常态化靠泊,对水尺计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苏港码头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吕波说,“海关推出的一系列创新应用,提升了水尺计重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港口货物快进快出,也为企业权益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我们港口及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据统计,今年1—5月,连云港海关依托“智慧水尺计重”保障进口大宗商品高效检验和通关970余万吨,检出商品短重1.7万吨,帮助企业避免潜在短重损失2950万元。

智能网联无人车——打造通关“快速通道”

6月3日,一辆装运医疗用品的无人车从碧迪快速医疗诊断(苏州)有限公司出发,行驶5公里后,按照预设路线精准地送至综保区内物流仓库场站。

这是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打造的智能网联无人车载货通关验放应用场景。针对综保区内“小件、高频”货物配送特点,依托南京海关开发的无人智能物流监管平台,该场景可满足综合保税区内进出口企业短途货物配送24小时智能化快速通关验放需求。

今年以来,智能网联无人车已累计运送货物117票,货值1058万余元,短途运输成本平均压缩50%,行驶里程达1940公里。

智能远控无人机——搭建送检“空中通道”

在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一架专业无人机从楼顶腾空而起,10分钟后稳稳降落在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的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室。

这条6.6公里的航线,让送检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10分钟,不仅解决了“一飞一审批”的难题,更实现了样品检测的“即时响应”。据了解,该航线可适配不同形状、重量的样品,实现“即时、快速送检”。

今年以来,苏州海关已成功将种子、木质包装等样品通过无人机送检,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赢得黄金时间。

“自无人机送检启用以来,累计节约人力、时间成本超80%,送检效率的显著提升,为企业和口岸安全提供双重保障。”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邮件查验一科科长蒋政介绍。

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二级巡视员掌孝恩表示,下一步,南京海关将着力用高新技术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推动智能装备应用,支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点推荐
  • 【产业园区】甘肃将建全国重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5月28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在发布会上指出,甘肃省将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计划到2030年底新能源装机达到1.6亿千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值超过2000亿元,实现装机、产值双翻番。

    2025-06-16 20:06:45

  • 【智慧城市】南京海关: 无人装备助力构建“水陆空”立体监管体系

    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徐青6月5日表示,南京海关积极探索“水陆空”多维一体的无人装备应用,持续推动监管效能跃升、通关效率提速、安全风险防控升级,加速构建立体监管体系。

    2025-06-11 12:06:11

  • 佐迪亚克亮相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

    【产业观察】佐迪亚克亮相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

    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于2025年5月14日-17日在北京举办,期间展出的佐迪亚克高机动公务艇,是本届展会备受关注的警用装备之一。

    2025-05-26 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