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贸区集装箱“船车(站)直取”提效75%

2020-04-27 20:27:0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哈物流 集装箱 创新模式 中欧班列 451
这是港口在自贸区框架下,首次在国际过境集装箱业务上尝试“船车(站)直取”模式,也是首次在“连云港-二连浩特”国际班列新通道上应用这一创新模式。

4月26日上午9时,4台集卡车鱼贯驶入连云港港27号泊位,一个个带有“中铁集”字样的集装箱从外贸货轮上依次卸到车上,并快速短倒至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装车线,由中哈物流公司负责将其吊装到75170次列车上,并于当晚发往二连浩特口岸方向。

从船上卸下到装上火车,前后不到15分钟,国际过境集装箱作业完全实现了“零等待”。这是港口在自贸区框架下,首次在国际过境集装箱业务上尝试“船车(站)直取”模式,也是首次在“连云港-二连浩特”国际班列新通道上应用这一创新模式。据测算,每个集装箱可节约费用60%左右,过境时间由原来4天以上缩短至1天以内,效率提升了75%。

“这些集装箱从日本大阪港发出,经连云港过境发往二连浩特,终点站是蒙古乌兰巴托市。”连云港新丝路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国际营销部经理王贵佳介绍,为了加快过境转关效率,今年以来,连云港港口同海关、铁路等部门围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积极探索国际班列一体化运营模式,通过集中前置理货、海关、铁路各环节手续,大大提高了过境效率。

按照以往模式,船舶靠泊后,卸下的集装箱需要在码头落场,接着办理理货、海关、铁路等系列流水申报手续,然后装车转运至中哈物流基地,等待空车配送。眼下,船舶在进入锚地时便可开始申报流程,船舶抵港后,直接卸船分流至中哈物流基地装火车发往境外,各类手续办理实现了由“串联”到“并联”的改变,也带来了效率、成本“一升一降”的“蜕变”。

这一创新模式吸引国内外客户纷纷来连开展国际过境集装箱业务。新模式有助于完善提升连云港港陆海联运新功能,促进国际班列一体化运营、高效稳定增长。据统计,连云港中欧班列一季度累计完成188列、装卸作业15428标箱,同比增长68.8%,其中国际中转出口完成7050标箱、同比增长91.5%。

热点推荐
  • 【项目推荐】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带动效应不断凸显 前三季度全省开行中欧班列4455列

    2025-10-22 10:10:16

  • 2025 欧亚论坛智库会议丨冯宗宪:贯通欧亚,中欧班列为助力 “一带一路” 发展注入新动力

    【学术前沿】2025 欧亚论坛智库会议丨冯宗宪:贯通欧亚,中欧班列为助力 “一带一路” 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欧亚经济论坛创办20年来,有效拓展了中国与欧亚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2025-09-26 11:09:22

  • 【项目推荐】“中欧班列指数”正式启动 为“钢铁驼队”发展提供数字标尺

    由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研发的“中欧班列指数”是2025欧亚经济论坛中国陆港与物流枢纽发展会议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欧班列这一贯穿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迈入数字化评估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09-24 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