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系统部署。煤炭行业如何将“乌金”炼成“绿金”,是业内企业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
2024-08-19 18:08:11
“二氧化碳浓度屡创新高,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巨大。”今夏浙江持续迎来高温天气,能源压力骤增。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认为,当前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立安全、绿色、经济的新型能源系统。
2024-08-16 17:08:59
自动化的切割机,唤醒沉睡于陕北榆林地底的“乌金”;经过封闭的传送带,筛分、破碎、浮选,去除杂质;加入液体成为水煤浆,沿着长达727公里的管道,“流”到地处关中地区的陕煤集团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再脱水,进入林立的储罐、塔架、反应釜,产出化工原料。
2024-08-16 17:08:59
近日,广州港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广州港拖轮公司成功完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整机一体化拖带出海任务。
2024-08-15 17:08:30
AI(人工智能)赛道正如火如荼,而风口已刮向动力电池,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等AI技术正成为提升极限制造体系的关键手段。
2024-08-15 17:08:3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过去一年,电力统一大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期”。
2024-08-15 17:08: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前不久修订印发的《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以其灵活高效的特性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可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024-08-04 19:08:53
7月31日,世界海拔最高的风储一体化项目——吉措百兆瓦风电储能一体化项目在西藏那曲正式开工。
2024-08-04 19:08:53
7月30日,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促进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的“绿色充电宝”,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截至今年6月,全国新型储能项目装机容量已超4400万千瓦。
2024-08-04 19:08:53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光伏行业进入新一轮震荡周期,新政加强政策引导并在技术指标、产能利用等方面提出要求,将促进光伏产业提档升级。
2024-07-30 17:07:02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近日正式投入使用。
2024-07-30 17:07:02
7月17日,我国首艘新能源轮渡船“上海轮渡11”,在上海陆家浜路码头启航。该轮渡船将进行为期2个月的空载测试,今年年底前,在上海市中心核心区域航线上投入正式运营。
2024-07-30 17:07:01
国际能源署(IEA)官网近日发布的《电力年中更新》报告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首次超过燃煤电厂的发电量。这一转变标志着全球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在强劲经济增长、极端热浪频发以及电动汽车等电力驱动技术日益普及的推动下,全球电力需求正快速增长。今明两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将分别增长4%,高于2023年的2.5%。
2024-07-25 21:07:20
记者7月20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首个稠油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吞吐工艺实施6井次调整井蒸汽吞吐作业,日产原油达220吨,标志着海上稠油开发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4-07-25 21:07:20
在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流域生产指挥中心内,调度值班员蔡佳润通过“经济调度控制(EDC)系统”和“运营一张图”,横向对比流域各电站的发电量、水能利用率等生产指标,一键生成了对9个梯级电站负荷自动分配、调节、控制的实时策略。
2024-07-24 22:07:14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西藏自治区萨迦县,“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在进入风电叶片运输和安装的高峰时期。一枚枚长90.5米、重23.6吨的东方电气风电叶片,连日来持续装车运往项目海拔最高处5193米的安装现场。
2024-07-24 22:07:14
近日,美国初创科技公司Rondo Energy宣布,获得来自欧洲投资银行、欧盟委员会以及“突破能源催化剂”项目基金7500万欧元投资,计划在欧洲扩大砖块储热技术试验规模,以推动砖块储热在食品工业、清洁燃料以及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
2024-07-24 22:07:14
注塑、焊接、缠绕……随着机械臂不停运转,一个个储氢气瓶从自动化生产线有序下线,再通过检验、包装等环节,搭上发往上海的运输车。近日,记者随“媒体走进中建材·探访新质生产力”活动来到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看到了储氢气瓶的生产场景。
2024-07-18 22:07:00
“根据我国核聚变发展路线规划,总体时间也和其他国家预计时间相近,将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让聚变能源点亮万家灯火。”近日,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如是表示。
2024-07-18 22:07:59
据媒体报道,我国首个百兆瓦时钠离子储能项目一期工程投产,这是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在全球的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发展新型储能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关键支撑,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24-07-16 20: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