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窗
  • “先声”云知声,冲击科创板

    “先声”云知声,冲击科创板

    11月初,AI语音行业“元老级”选手云知声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计划冲击“AI语音第一股”。

    2021-01-04 16:01:17

  • 25朵“浪花”引领科创板“硬核”汪洋

    时势造英雄。黄浦江畔的一记锣鸣,将首批25家科创公司推向了资本市场的前台,也造就了科创板“用一贤才而群英荟萃,相一良驹而万马齐奔”的浩荡之

    2021-01-04 14:01:57

  • 科创板公司达到200家 持续为科技创新赋能

    截至12月7日新致软件挂牌,以“STAR”命名的科创板“集齐”200家上市公司,此时距离科创板开板尚不足18个月。

    2021-01-04 14:01:19

  • 中国证券市场30年:科创板展企业“硬核实力”

    2019年7月,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作为中国证券市场里程碑式的探索,在新一轮产业科技竞争的背景下,科创板“百川汇流”,“筑巢引凤”为企业搭建展示自身科技创新“硬核实力”的舞台。

    2020-12-21 16:12:29

  • “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服务青岛座谈对接会成功举办

    “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服务青岛座谈对接会成功举办

    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服务青岛座谈对接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青岛市副市长耿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山东挂点工作组组长宁方刚介绍了“科创中国”整体建设情况,青岛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建主持了座谈会并介绍了青岛市“科创中国”工作开展情况。

    2020-12-08 16:12:34

  • 未来智能穿戴:把计算机“织”进纤维里

    11月中旬,刊发于《自然》杂志官网的一篇文章显示,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超灵敏、弹性极强、可嵌入到纺织品和柔性机器人系统中的应变传感器,由其组装的智能织物可在大部分情况下保持原状。举例来说,由这种智能织物制成的衣物,不仅可以让人们把计算机“穿”在身上,而且在无数次清洗、拉扯后依旧能够正常使用。

    2020-12-03 12:12:33

  • “校友创业”成解决科研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新路径

    11月28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和闵行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华东师范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上海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华创家芯-国内数字微镜芯片开拓者”项目获得一等奖,“宏病毒分离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脑洞英语课堂”获得二等奖,“大象创新教室、熊猫药站、有课互联”获得三等奖。

    2020-12-03 12:12:16

  • 杭州高新区:双轮驱动托起数字经济高地(高新区看创新②)

    杭州高新区:双轮驱动托起数字经济高地(高新区看创新②)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杭州高新区成立30年来深耕数字产业,培育出海康威视、新华三、大华等众多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打造出产业链条完整、技术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发展样本,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和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前列。

    2020-11-23 12:11:19

  • 中关村:让科技更好拥抱市场

    中关村:让科技更好拥抱市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0-11-16 12:11:13

  • 热钱涌入引“虚火之忧” “中国芯”如何浴火新生

    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精密排布着上亿个晶体管,每隔约18至24个月,这些晶体管的数目便会增加一倍……芯片虽小,却是信息产业的“智慧大脑”,也是构筑大国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之一。

    2020-11-16 12:11:55

  • “天眼”问天 潜力无限

    “天眼”问天 潜力无限

    今年1月11日,有“中国天眼”之称的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验收,具备开放运行条件。而今,“中国天眼”已正式运行超过300天。

    2020-11-16 12:11:58

  • 习近平向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致贺信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向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致贺信。

    2020-11-10 17:11:30

  • 习得“听说读写”本领 AI走向“能理解会思考”

    习得“听说读写”本领 AI走向“能理解会思考”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在今年抗击疫情、助推经济复苏上可谓大放光彩。在我国数字“新基建”加速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更是和5G、工业互联网等一道成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领头羊”。

    2020-11-10 17:11:30

  • 新AI工具“听”咳嗽声鉴别新冠肺炎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日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称,他们发明了一款新人工智能模型,可以通过倾听健康人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间咳嗽的细微差别,发现新冠肺炎无症状病例。目前他们正对这一AI工具开展临床测试,也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提出申请,希望能获批作为新冠病毒筛查工具。

    2020-11-09 13:11:38

  • 器官复刻、脑机接口、电子皮肤…这些前沿科学或改写人类未来

    器官复刻、脑机接口、电子皮肤…这些前沿科学或改写人类未来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面对困境,我们采取的行动将很可能改写这个时代。” 11月7日,2020腾讯科学WE大会线上举行。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在开场演讲中表示,前沿科学突破能帮助我们做好准备拥抱未来,也称之为:科技向善。

    2020-11-09 12:11:43

  • 中国天眼FAST获重大成果 明年将向世界开放

    中国天眼FAST获重大成果 明年将向世界开放

    “中国天眼”FAST建成运行以来,观天成效如何?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目前已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这意味着,随着性能的提升,FAST的科学潜力正在逐步显现。

    2020-11-05 17:11:38

  • 老中青三代编译人,坚守马列经典编译阵地——他们让真理穿越时空(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老中青三代编译人,坚守马列经典编译阵地——他们让真理穿越时空(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从祁连山麓到金沙江边,辗转千里,不忘刻苦攻读马恩著作;从青葱少年到华发萧萧,一生坚守,一字一句打磨润色推敲……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的专家们,树立起马列经典编译的光辉典范。如今,中青年业务骨干们接续薪火,将他们的学术思想和道德风范,融入经典编译事业。

    2020-10-30 11:10:16

  • 摆脱瓶瓶罐罐?古老化学走进自动化时代

    一直以来,化学家们的工作都通过人工方式完成,虽然自动化在化学领域并非新鲜事,比如多肽的自动合成以及高通量筛选等,但这些自动化合成仅囿于单一类型的化学反应或流程,目前还没有可以涵盖所有合成有机化学的数字自动化标准和通用的化学操作编程语言。

    2020-10-30 11:10:38

  • 工业机器人打造智慧物流中心 效率提升4倍

    物流产业作为连接高度数字化、消费互联网和传统生产制造的过渡地带,天然就是数字化转型推进的前哨。从物流设施与生产环节分散管理、依赖人工控制的传统物流到生产与物流系统合理化、智能化管理的现代物流,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正是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实现现代物流的标准化、一体化和智能化。

    2020-10-30 11:10:28

  • 吴乐斌:建设“知本”到“资本”运河 引导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于10月15日至21日正式全国“云端”举行。21日,作为双创活动周重点活动之一的“双创周·硬科技成果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八大项目组成硬科技成果项目推介团上会推介。

    2020-10-27 14: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