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大供销体系下复合型经贸人才的培养路径

2025-11-20 16:31:00 “一带一路” 路径 培养 1
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经贸合作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复合型经贸人才的缺乏,正成为制约“一带一路”大供销体系优质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一带一路”的大供销体制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以跨境商品流通为核心的大供销体系正随着累计超过19亿美元的贸易额以及跨境物流网络的整体覆盖而逐步形成。这一体系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互补、贯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合作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人才的紧缺,特别是复合型经贸人才的缺乏,正成为制约“一带一路”大供销体系优质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一带一路”的大供销体制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大供销系统发展现状和人才瓶颈问题

当前大供销系统形成全产业链格局。以跨境商品流通为核心,集跨境贸易、物流配送、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一带一路”大供销体系,形成了“贸易+物流+金融+资讯”的全产业链格局。这种格局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贸易效率的提升。

复合型经贸人才短缺成为瓶颈。人才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大供销体制成绩斐然。商务部最新资料显示,在沿线国家跨境经贸领域人才缺口200多万,其中复合型人才缺口高达63%,其语言沟通能力多,跨境物流调度比较熟悉,沿线国家的政策法规比较了解。这种现状,使大供销体制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二、复合型经济贸易人才的特点和需求

复合型经贸人才,既要具有较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功底,又要掌握跨境实务操作技能,对沿线各国的市场环境、文化风俗、政策法规有较深的了解,是复合型经济贸易人才所需要的。他们应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多语种应用能力、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合型人才需求,是由大型大供销体系的跨国性、综合性特点决定的。跨境物流的调度,国际市场的调查,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国际结算都需要有高度的职业素养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来支撑,这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三、破解人才瓶颈的路径探索

面对大供销体系发展的人才瓶颈,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构建适应需求的复合型经贸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破解人才瓶颈,学校与企业合作是有效的方法。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可以通过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建课程体系以及资源共享,从而达到精准对接。企业能提供实践场景和岗位需求,而高校能够为形成协同创新良好局面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

其次,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实用性为主,有的放矢。针对大供销体系的需求,应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相结合,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开设《一带一路贸易规则与实务》、《跨境物流管理》、《沿线国家市场分析》等课程,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材编写,植入真实业务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供销体系的运作机制。

第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双平台、双导师制。培养复合型经贸人才,实践是关键一环。构建“校内模拟+校外实战”双实践平台,依托校企资源,还原大供销体系全业务流程。同时,实施“大学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保证学员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全方位的指导。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实实在在的项目,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优化评估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和流程评估制度。传统单一的考核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大供销体系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和过程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主体参与评价,如企业、行业协会等。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实习表现、项目成果、技能认证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实施过程化评估,把评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大供销系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出台鼓励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相关政策。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构建大供销体系中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其中。

随着“一带一路”优质发展的推进,大供销系统将转变为数字化、绿色化的大供销体系。今后,复合型经贸人才在掌握数字经济、绿色贸易等新兴领域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传统的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为此,为共同推进大供销大系统创新发展,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沿线国家大专院校、企业的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大供销体系的发展对复合型经贸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面对人才瓶颈,必须从强化校企合作、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评价机制等多个层面入手,构建适应需求的复合型经贸人才培养体系。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复合型经贸人才将成为推动大供销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作者:赵伊 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东方学院副教授)

关注公众号:国声关注公众号:国声
热点推荐
  • 【人才发展】“一带一路”大供销体系下复合型经贸人才的培养路径

    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经贸合作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复合型经贸人才的缺乏,正成为制约“一带一路”大供销体系优质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一带一路”的大供销体制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5-11-20 16:11:00

  • 【学术前沿】丝路关情:“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关文创的叙事革新与文明传递

    以“中国文化+一带一路”的“单元展示位”为核心定位——既凸显中国海关的行业特色与文化基因,又具备跨文化兼容的审美表达,形成区别于其他博物馆文创的独特美学IP。

    2025-11-18 11:11:16

  • 【科创金融】赋能“十五五”新质生产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使命与实践路径

    通过锻造耐心资本、深化综合金融、践行绿色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和发挥协同金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不仅是金融风险的“化解者”,更将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产业升级的“赋能者”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者”,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独特的金融力量。

    2025-11-07 1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