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这场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盛会今年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半导体等前沿领域,搭建全球科创交流合作平台。作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载体之一,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受邀携全链条创新成果参展,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推动、项目管理”的市场化机制,诠释科技成果转化的“西安范式”,呼应高交会“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核心主旨。
本次高交会上,长安先导集中展示四大战略新兴产业突破:航空航天板块突出低空经济专项技术、发挥西安航空航天产业优势精准对接展会热点。生命科学领域的3D打印心脏模型技术已服务全国百余家三甲医院;近200个在研项目加速产业化。人工智能领域依托15000P“四算融合”的异构算力调度平台构建“技术+场景+资本+人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前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撑;多模态融合生物识别技术核心算法打破非控环境3D人脸识别世界纪录;掌上冷阴极X光机技术以单人便携,无需供电优势应用于应急管理、安防检测、医疗检查等多领域。物质科学微纳电子3D打印技术突破了全球微尺度三维共形曲面电路自适应打印难题;通过国际领先凝胶乳液软模板制备技术研发的原创防水拒油透气膜材料已实现产业化;常温常压固态氢储运技术破解新能源产业瓶颈。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长安先导创新机制与全链条创新生态的有力支撑。依托“合伙共建、股权合作、投运分离、合伙人制”创新机制,长安先导构建了全链条创新生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新建、整合、提升等方式,已建设专业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垂直型概念验证中心等50余个一级创新平台、近200个二级技术攻关平台,实现“实验室-中试-产业化”无缝衔接。
在科创服务生态方面,长安先导发布156项标准化科创服务清单,通过近800人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千余项关键技术突破。“股贷债基保”金融体系累计为长安先导平台内项目落实股权投资近10亿元,数据知识产权、科技研发保险为创新保驾护航。

展会期间,长安先导的“西安方案”吸引了全球目光,与十余国家和20余个地区的参展方围绕丝路科创合作展开深入洽谈。其“政府从管理者到合伙人”的转型实践,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可复制样本。截至目前,中心通过“柔性用才”的方式已引进院士级专家57人、国家级人才301人,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良性循环。

长安先导将以高交会为纽带,深化“科技出海、产品出海、服务出海”布局,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西安动能”。
关注公众号:国声
上一篇:西安:让科技“种子”尽快开花结果
下一篇:没有了
11月14日-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作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载体之一,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受邀携全链条创新成果参展。
2025-11-15 19:11:03
11月3日,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高新区系列活动——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发展会议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硬科技·构建科技产业融合新典范”为主题。
2025-11-04 10:11:06
9月25日,西安高新区人工智能产才融合发展交流会暨2025年第三期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在丝路科技人才资本大市场成功举办。
2025-09-26 09: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