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开合作发展新天地

2025-07-09 22:25:51   来源: 《中国报道》  作者:李洋 4531
近年来,陕西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务实合作、共赢发展,以新合作打开发展新天地。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全面开启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合作的新时代。两年多来,陕西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务实合作、共赢发展。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开启中国同中亚关系新时代。2025年6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举行。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六国迈向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征程。

近年来,陕西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务实合作、共赢发展,以新合作打开发展新天地。

文化为媒,古老丝路焕发新生机

5月31日晚,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身着传统服饰的当地民众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开行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是中哈两国元首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达成的重要共识。从西安出发,跨越3600公里,这趟专列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新纽带。

专列的开行,架起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人文交流的桥梁。专列车身采用“丝路金桥”主题涂装,车内装饰融入大雁塔等西安地标以及哈萨克斯坦地标性建筑等元素。车厢内每日安排手工制作、书画创作等文化交流活动,沿途开展文化展演,列车成为“流动的文化交流长廊”。6月1日,“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发开行欢迎仪式暨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在阿拉木图举行,非遗技艺展示、中医文化体验、体育合作互动、文博考古交流、书画艺术创作等活动精彩纷呈。

专列的开行是中国与中亚国家丝路友谊的延续。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从长安出发,开辟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如今,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的开行,既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千年友好情谊的延续。

专列的开行更是陕西与中亚国家开启全方位合作的新契机。在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现场,覆盖文旅、交通、体育、经贸、医疗等领域的全方位立体深度合作备忘录集中签约落地。西安市文旅局与阿拉木图旅游局建立文化旅游国际交流机制,西安旅游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推动铁旅融合发展,西安博物院与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达成文物交流合作。

今年以来,陕西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4月的西安,中国“土库曼斯坦文化年”文艺演出中,《古道谣》《候鸟归来》等土库曼斯坦民间音乐舞蹈精彩上演;中国“塔吉克斯坦文化日”活动上,60余名塔吉克斯坦艺术家演奏着欢快悠扬的音乐。5月,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李白纪念诗会暨西安文旅推介会成功举办。

以文化为媒,陕西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古老丝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image

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开幕现场

合作共赢,中亚“朋友圈”持续扩大

当地时间6月2日,在撒马尔罕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上,陕西省新增2个中亚国际友城,渭南市和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库什拉巴德区、榆林市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库伊奇尔奇克区,分别签署建立友好市区关系协议书。

当地时间6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陕西省和土库曼斯坦阿哈尔州、塔吉克斯坦索格特州、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及图尔克斯坦州正式签署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协议书。

跨越千山万水,缔结真挚情谊。截至目前,陕西国际友城遍布全球五大洲41个国家,国际友城数量达120个。陕西开放“朋友圈”的扩大,带动多领域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成绩。

农业深度合作。杨凌示范区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设10多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完成110多个优良作物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今年3月,1.6万株苹果种苗从渭南海关出口至塔吉克斯坦,助力中塔友谊苹果园建设。

医学深入交流。5月30日,由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单位共建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阿斯塔纳新址开诊,来自中哈两国的10余名中医专家和康复治疗师携手为患者进行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接诊2.6万余人次。

人才往来密切。西安设立中亚五国留学生教育培训计划,截至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已招录450名留学生。陕西高校掀起“中亚热”,西北工业大学在哈萨克斯坦开设分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揭牌,陕西师范大学在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建立“海外中文实习基地”,西北大学和吉尔吉斯斯坦拉扎科夫国立技术大学在比什凯克联合成立分校,陕西在中亚设立秦岭工坊2个。

口岸服务功能优化、通关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使得陕西联通世界的范围更加广泛,为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夯实基础。中欧班列(西安)综合数字服务平台使班列综合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使出口通关时效从1.6小时降到0.8小时……目前,西安已实现中亚5国7城航线全覆盖;空港新城国际(地区)航线达110条,通达全球80多个城市。

作为中国—中亚西安峰会的重要成果,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的启动运营为陕西同中亚国家合作拓展了广阔空间。在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的推动下,陕西与中亚国家交流往来日渐深入,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对中亚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image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商品展

自贸引领,开放发展硕果满枝头

现如今,在曾经的丝绸之路上,“钢铁驼队”往来飞驰,铺展共建“一带一路”的壮美画卷。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超4900列。2025年,中欧班列(西安)已开行突破2000列。

从西安到阿拉木图,两个码头为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创造了新机遇。2024年2月28日,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入运营,服务范围覆盖中亚、东南亚及跨里海沿线国家。2025年6月10日,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投入使用,成为中国向西开放通道的境外“第一站”。

协同周边,陕西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正不断深化。陕西先后派出多批次高规格代表团出访中亚,接待中亚国家团组来陕访问。陕西种业、新能源汽车、氢能、低空经济等产业面向中亚等地区的供应链水平不断提升,湄南高科、中科西光等18家科技企业组团拓展中亚等地新兴市场。

陕西省贸促会先后与中亚地区签署合作协议20个,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经贸联络处。陕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10家企业对中亚新增投资7044万美元,同比增长69.1%。

融入世界,陕西正加快形成全域开放格局。今年以来,陕西对外开放“硕果累累”:1月至5月,陕西进出口总值2027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17.2亿元,同比增长9.2%。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道路上,陕西自贸试验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挂牌8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3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陕西省复制推广。全省首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基金落地,打通吸引外资新通道;“跨境电商+AI”模式带动电商产业发展……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

目前,陕西自贸试验区正迈向“提质跃升”新阶段,通过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探索多式联运新模式,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商事法律服务新高地等,陕西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仲夏的三秦大地一派生机,中国—中亚友谊林枝繁叶茂,石榴花花开正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日渐密切,古老丝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经贸交流不断深入,合作共赢新篇章正在开启。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中国与中亚五国迈向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征程,陕西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内外贸一体化布局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