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11省市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创新

2025-06-09 12:48:45   来源: 科技日报 11 创新 3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建立了科技创新共同体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签署了《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

6月7日,在南京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部门签署《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联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产业创新,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建立了科技创新共同体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签署了《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目前,三省一市共同推进建设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跨区域协同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2024年,江苏实施长三角联合攻关和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项目19项,牵头组建长三角种业创新实验室联盟。不仅在长三角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江苏还联合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院所共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12家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发起“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服务倡议”。

江苏省副省长赵岩表示,江苏不仅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他期望以此次签约为起点,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聚焦关键突破共筑创新发展高地,锻造创新引擎共创全球领先平台,深化区域协同共建开放创新生态。

根据协议,11省市科技部门将在科技部指导下,以“科创+产业”为引领,突出“科技牵引、战略协同、开放共赢、成果共享”,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战略新材料、绿色低碳等领域,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重大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和深度融合,实现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融通,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热点推荐
  • 李国强: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发展

    【智库观中国】李国强: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发展

    智库评价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系统性引导智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智库评价不仅是衡量智库成果的工具,更是引导智库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究质量的重要杠杆。智库评价的重点在于突出质量与影响力导向,完善智库评价体系应注重分类评价与差异化设计。数智化时代的智库评价工作将经历深刻变革。智库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要进一步加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标准,提升国际话语权。

    2025-06-20 20:06:04

  • 【金融】金融“加速器”赋能科技创新如何更“给力”

    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加速。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高地之一。

    2025-06-20 20:06:28

  • 丝路科学城:创新驱动的未来之城

    【智慧城市】丝路科学城:创新驱动的未来之城

    丝路科学城,这座站在科技创新前沿的未来之城,以其强大的创新平台、完善的产业体系、优质的配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正成为吸引全球人才、技术和资本的强磁场。

    2025-06-19 1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