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3月25日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表示,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一个 "审慎和可持续 "的选择,在全球金融不稳定加剧的情况下,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也有利于世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在25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讲话
朱民说,由于美联储在2021年落后于曲线,又在2022年过于激进地收紧,现在存在系统性风险,可能对美国金融体系和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乌云正在聚集,暴风雨即将来临。"朱民在25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上说道。
朱民指出,随着金融不稳定性的上升,世界将进入一个低增长的环境,使发展的可持续性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朱民说,"5%的预期目标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谨慎和可持续的目标。"他认为,中国稳定的房地产行业、回升的家庭消费和有弹性的高科技制造业投资将帮助中国在今年实现"有意义的"经济增长。
上一篇:窦尔翔:金融如何有效脱虚回实?
下一篇:新金融何以懂人民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