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通:挖掘历史文化 发展市场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3-27 11:10:42   作者:张宝通 3773
鄠邑要努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培育非遗企业,发展非遗产业,发挥鄠邑历史文化特色,创新鄠邑乡村振兴道路,依托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搭上“一带一路”顺车,叫响鄠邑非遗产业品牌,使鄠邑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东南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南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边是寒冷的蒙古高原,封闭的地理环境适合发展农业,关中平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西安是周秦汉唐的建都地,周秦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王朝,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主流,西安周边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石泉发现了鎏金铜蚕。汉阳陵出土了最早的考古茶叶,是紫阳的富硒茶。鄠邑是中国黄酒之源,最早的黄酒产于户县。丝绸、茶叶、黄酒兴盛于周秦汉唐,那时候还没有南宋、杭州、绍兴。

image

由于关中平原干旱,长安水运衰落,因此中国的政治中心转向了东南,于是丝绸、茶叶、黄酒在南宋兴盛起来。浙江的丝绸、杭州的龙井茶、绍兴黄酒享誉国内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南宋的商品经济发达,鸦片战争又给浙江送来了商业文化,改革开放浙江的民营企业、巿场经济引领全国。现在我国已经由海权时代进入海权陆权并立时代,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使陕西和西安有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新机遇,鄠邑黄酒可以重新兴盛起来。

今年是一带一路提出十周年,西安是国家在内陆唯一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陕西和西安要抓住这个机遇,借鉴浙江发展经验,转变发展观念,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带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强西安周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非遗产业发展,突出西安乡村振兴特色,助力鄠邑乡村振兴。鄠邑要努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培育非遗企业,发展非遗产业,发挥鄠邑历史文化特色,创新鄠邑乡村振兴道路,依托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搭上一带一路顺车,叫响鄠邑非遗产业品牌,使鄠邑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热点推荐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增强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效能 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贯彻落实“人工智能+”战略 推动新型智库数智化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