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欢:有效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

2021-08-27 14:14:33   来源: 中国网 张晓欢 有效 推动 文化 产业 地方经济 互促 发展 1344
为促进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产生更好的互动效应,建议各地区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注重版权保护,在有条件地区率先打造增长极和发展网络,并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和世界文化产业潮流有机融合。

文 | 张晓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通过集聚国内外创意人才,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实现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例如,基于雄厚的科技、经济基础,英国文化产业走上了以创意为核心的科技化发展道路,并在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等知名城市形成了世界级文化产业园。基于国际创意人才聚集优势,美国文化产业走上了以版权管理为核心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并在纽约、南加州等地区形成了世界级文化城市和文创策源地。日本和韩国则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上了以内容产业为重点的举国战略道路,并在东京、首尔周边形成了极具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存在诸如盲目投资、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衔接不紧密、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为促进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产生更好的互动效应,建议各地区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注重版权保护,在有条件地区率先打造增长极和发展网络,并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和世界文化产业潮流有机融合。

以版权保护和创意产业驱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创意和版权保护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对文化产业的保护本身就是按照版权产业管理的办法进行的,从根本上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引领了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英国则是十分注重创意的作用,同时辅助最严格版权保护措施,创造了世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标杆。日韩则根据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紧跟世界潮流,及时推出文化产业相关的版权、创意保护法案,树立了东亚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旗帜。未来,我国应更加注重完善版权管理的政策法规,更加重视创意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的雄厚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支持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探索以持续完善法律法规来快速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有效衔接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街区复兴

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更新、街区复兴的抓手正当其时。美英日韩等国均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文化产业集群取得了城市更新和产业复兴的巨大成就,并为世界城市更新、街区复兴打造了样板。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我们应有效衔接文化产业和城市更新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和城市更新互动发展。一是充分利用老旧工厂、传统街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二是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将传统文化场馆进行升级改造,产生文化新消费;三是结合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打造新型文化产业孵化器;四是重视文化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性,形成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局面。

依托有条件的中心城市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

文化产业的策源地普遍位于大城市的中心区或郊区。大城市的中心区往往是文化创意人才的汇聚地,大城市的郊区则是创意人才的扩散地。主要因为,文化产业要么依附于创意人才的集聚,要么依附于规模化消费地,同时还需要高端科技体系支撑。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应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优先在大都市区域布局适宜的文化产业,选择综合条件较好地区,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优势,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以内容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之本,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推动创意产业集聚,培育新的创意产业群落,形成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互动发展态势。

构建文化产业的区域性循环发展网络

促进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从市场生产者、市场消费者和市场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联结出发,构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区域循环结构,释放文化产业的区域经济效应。从社区层面,应鼓励社区各类组织参与数字文化创意社区建设,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意社区经营管理,并完善文化及相关产权置换和转移制度,将文化保护政策与扶持政策相结合,鼓励非公产权方开展文化保护和改造。从国内区域层面,要契合国家区域战略,构建国家局域文化产业循环网络。比如,在京津冀区域,建议以北京为核心,以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廊坊等城市为外围圈层的结构,适当的时候可以重点谋划雄安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在长三角区域,可以尝试打造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合肥等城市为区域中心的多极化文化创意城市发展网络。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可尝试构建以深圳、广州、香港为核心圈层,以澳门、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等其他城市为外围圈层的发展结构。从国际层面,要充分重视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从自身比较优势和国家发展趋势两方面考虑全球文化产业链的切入点和攀升路径,建立健全国内外文化经济市场双向循环机制,注重创意人才的集聚和创新环境的营造,打造全球文化产业节点城市和创新城市。

热点推荐
  • 【新质生产力】外交部:欢迎更多外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中实现共赢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日表示,中方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欢迎更多外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

    2025-06-11 12:06:11

  • 【产经】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 惠企红利加速精准直达

    6月正值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记者注意到,部委地方正积极部署推进,围绕市场拓展、融资促进、数字化转型、技术赋能等多个领域推出系列暖企惠企举措,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活动,通过精准有力的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强信心、稳预期。

    2025-06-11 12:06:11

  • 【智库观中国】以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未来(人民时评) ——从展会感受中国经济脉动①

    近段时间,科技产业博览会、零售业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等相继举行,既展现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风采、前沿趋势,更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与蓬勃生机。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从展会这个窗口感受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

    2025-06-11 1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