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上!紧抓“自贸区”建设机遇实现区域创新发展

2021-03-31 20:23:28   来源: 北京商报 乘风 而上 紧抓 自贸区 建设 机遇 实现 区域 新发展 2 210
2020年9月27日,海淀区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中关村壹号,举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挂牌仪式,标志着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正式启动。城市建设与更新不断加快步伐,对海淀区而言,形成了新一轮的机遇。

2020年9月27日,海淀区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中关村壹号,举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挂牌仪式,标志着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正式启动。城市建设与更新不断加快步伐,对海淀区而言,形成了新一轮的机遇。

海淀区高校云集、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北京科技、文化、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如何落实《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行动计划》?如何融入“两新两高”发展战略实践?如何将基层社会治理与“自贸区”发展需求对接?从人才、空间、成果转化三个方面接轨,将成为解决上述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一,深挖区域人才优势。海淀区位优势明显,丰富的人才资源是海淀区最具竞争力的独特优势,也是推进海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党建引领,逐步搭建优质文化资源开放共享的高校文体联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地区专家智库、城市规划/城市营销/社区营造/街区更新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设计团队联盟、街道社区议事厅等系列多元主体共治平台,确保各类人才有渠道、有途径、有意愿加入到“自贸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和创新行动中来。

其二,盘活优质空间资源。按照“两新两高”战略要求,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为契机,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闲置空地进行整治和改造升级,通过环境更新,提升街区品质。同时,探索规划设计科学大道,打造绿色特色街区,建立公共艺术区域,打造智慧智能社区。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积极探索“城市大脑”、“智慧街区”建设,推动“自贸区”建设和城市精细化治理。

其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持续推动地区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高校、街道和社区等层级的深度合作,解放和激发科技潜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创新发展动能,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整合并推进各领域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以创新理念为抓手,汇聚全球智慧,规划、引入高科技产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同时通过龙头引领、资本与创新驱动,制定一系列专业的产业服务政策等手段,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自贸区”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摸索出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

热点推荐
  • 【新质生产力】外交部:欢迎更多外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中实现共赢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日表示,中方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欢迎更多外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

    2025-06-11 12:06:11

  • 【北京】提升消费供给 北京出台21项举措扩大时尚消费

    根据《行动方案》,北京市将实施时尚场景育新行动、时尚活动提升行动、时尚品牌创新行动、时尚产业赋能行动和时尚城市氛围营造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

    2025-06-11 09:06:25

  • 【大数据】智算建设高速增长 算网融合成算力产业重要方向

    在日前举行的2025智算行业峰会上,业界专家指出,我国智能算力建设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为算力调度提速的算网融合技术正在成为算力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06-10 14:06:16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增强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效能 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贯彻落实“人工智能+”战略 推动新型智库数智化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