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同济大学、沈阳机床公司合作研发的智能管片抹平机器人走进上海地铁管片生产车间,“上岗”成为生产线上的“打工人”。
智能管片抹平机器人主要通过自动视觉来识别管片表面缺陷,进行管片表面抹平。项目研发过程中,突破了控制技术、管片曲面和表面及缺陷自动视觉识别、自动曲面抹平工艺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成套工艺。同时,该机器人也是三方共同承担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复杂砼构件智能抹平机器人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直接成果,日前该课题已经顺利通过验收。
智能管片抹平机器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管片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流水线生产效率可提高10%左右,劳动力成本降低50%以上,并进一步提高管片外观质量和管片尺寸精度——目前,机器人可使宽度误差保持在1毫米左右,厚度误差保持在3毫米以内。此外,机器人的应用还能进一步降低现场粉尘、污水、噪声的产生,提升作业现场的绿色环保水平。
记者获悉,此前,由上海建工安装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城博会亮相,并在上海中心大厦冷冻机房机电运维率先试点应用;上海建工市政总院主导研发的污水厂巡检机器人在地下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取得成功应用,采用智能辩识技术观察生物反应池水面曝气状况,填补了国内生物反应池曝气无人巡检技术的空白。
全应科技创始人夏建涛博士受邀接受工控兄弟连董事长吴益宇的独家专访,从IDIC产品的核心能力拆解,到工业AI落地的三大 “硬门槛”,再到全应从 “热电深耕” 到 “生态开放” 的战略转变,为行业带来兼具技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深度洞察。
2025-10-16 16:10:19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站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审视AI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把握未来机遇、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5-10-09 12:10:06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课题组组织撰写的一部智库报告,通过分析上合组织成立至今的发展成就、取得的经验教训和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探究组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组织的未来作出展望。书中还附有上合组织成员国总体GDP规模情况和成员国相互贸易情况,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发展15年大事记。
2025-09-29 12: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