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2021,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中国高铁发展的“主引擎”

2021-01-11 13:34:49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地评 2021 科技创新 成为 驱动 中国 高铁 发展 主引 1181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落地,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国家名片”,获得全球市场认可并陆续走出国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铁集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加强科技创新的重点目标,努力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中国高铁发展的“主引擎”。从无到有,科技创新成就中国高铁的“超越梦”。曾几何时,我们曾经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茶壶茶碗

1月4日,国铁集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2021年重点抓好十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进应用型技术创新,组织技术创新攻坚战,坚持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统一,释放科技创新红利。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落地,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国家名片”,获得全球市场认可并陆续走出国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铁集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加强科技创新的重点目标,努力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中国高铁发展的“主引擎”。

从无到有,科技创新成就中国高铁的“超越梦”。曾几何时,我们曾经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茶壶茶碗,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如今,以中国高铁、航天、等重大创新成果在几代人的接力攻关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追赶”到“领跑”。“十三五”期间,全国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复线率由53.5%增长到59.5%;“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一组组数据,一根根铁骨,见证者时代的变迁,也见证者了中国高铁的发展艰辛历程。

从有到精,科技创新成就中国高铁的“发展梦”。历史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因此,更要坚定自主创新。“十三五”期间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复兴号全系列动车组全部投入运用、相继建成突破世界铁路桥梁建设纪录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不惧困难,苦练内功、厚积薄发,使得中国高铁不断在科技领域取得创新突破,让“中国名片”更加闪亮。

从精到强,科技创新成就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纵览“十三五”期间科技建设成绩单,从“探月”“天眼”“北斗”“蛟龙”到5G、大飞机,从超级计算机竞逐榜首到量子计算、多组学和干细胞研究,近年来,我国在科学前沿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我国成为创新国家和科技强国打造出一根根强有力支柱,形成一个矩阵化的格局,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惟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展望“十四五”,百花齐放的科技创新局面将加速形成,推动我国科研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中国高铁高质量发展提供“主引擎”,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马显)


热点推荐
  • 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学术前沿】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2025-10-22 10:10:16

  • 陕西:扩大开放打开发展新天地

    【要闻观察】陕西:扩大开放打开发展新天地

    “十四五”以来,陕西立足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定位,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抓手构建支撑有力的全域开放体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构建多维立体交通网,释放改革发展新动能,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打开发展新天地。

    2025-10-21 15:10:22

  • 2025(第六届)中国设备管理新趋势交流会在德州成功召开

    【新质生产力】2025(第六届)中国设备管理新趋势交流会在德州成功召开

    ​10月16日,“以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第六届)中国设备管理新趋势交流会在山东省德州市成功召开。

    2025-10-20 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