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水绿交融!北京这些滨水空间将迎来改造升级

2020-12-16 15:45:14   来源: 北京晚报 家门口 水绿 交融 北京 这些 滨水 空间 迎来 改造 升级 246
紫竹院广源闸路与南长河交汇处,是有“运河第一闸”之称的广源闸遗址。虽然有绿地流水,但老百姓只能远观。这里即将迎来一次改造提升,为周边居民打造休闲的滨水空间。

紫竹院广源闸路与南长河交汇处,是有“运河第一闸”之称的广源闸遗址。虽然有绿地流水,但老百姓只能远观。这里即将迎来一次改造提升,为周边居民打造休闲的滨水空间。

像这样的滨水空间改造提升将有不少。记者近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本市已启动新一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试点,新一批项目中将着重扮靓老百姓身边一批滨河水岸空间,有4个项目已经纳入试点,将通过打造绿道、扩展公共绿地、增加景观小品等方式,为周边居民提供水绿交融的滨水休闲空间。

打开围栏 让市民休闲亲水

广源闸是郭守敬白浮泉引水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水闸,是调控长河水位和流量的关键闸门。然而,目前该区域相对杂乱,缺乏人与水的互动,植被层次单调杂乱,甚至还有违建侵占了绿化用地。

“过去虽然有绿地,但都被围栏挡着,老百姓只能看,不能进去。”紫竹院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地周边80%都是居住用地。为此,这次设计以“人”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景观功能围绕人的使用、交往进行设置。同时,增强沿河步道的观感体验,与周边的龙王庙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景观;拆除违建,还绿于民;还将在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亲水空间。

■北京有400多条河流,是一个因水而生、逐水而兴的城市。滨水空间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9.4%。但此前以防为主的理念导致亲水性不足。今年发布的《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提出,可在不影响水系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多样化岸线形式来拓展滨水活动空间,方便人们观赏水、亲近水、享受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本市新一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过程中,将专门设置滨水空间类型,着重扮靓老百姓身边一批滨河水岸空间。

展现古韵 亮马河东城段提升

今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亮相,这主要得益于亮马河朝阳段此前的改造提升。如今,东城段滨水空间的改造提升也已提上日程。

“亮马河项目整体概况是以水为魂,打造世界级城市生态河流。”设计师介绍,东城段将配合朝阳部分,形成对景、互补等景观结构,共同打造国际风情水岸;借鉴老城民居朴实、厚重的风格,并栽植四合院乡土植物来展现东城古韵。

规划显示,项目将分为三部分:森林休闲水岸位于香河园大绿地周边,依托香河园森林将朝阳和东城河道体系连接、融合为一体;社区休闲水岸主要考虑到胡家园社区居民的需求,尽量满足周边百姓休闲生活需求; 尚品生活水岸位于正东国际大厦及万国公寓沿线,结合建设前城市绿地,将此段河岸打造成拥有商业活力和高端交流功能的临水景观空间。

■来自市发改委的批复显示,亮马河东城段滨水空间项目位于东城区区域的东北角,主要分布在东二环外与朝阳区交界的亮马河沿岸。此次改造将整合东城区亮马河沿线滨水绿地空间、周边有条件统一改造的城市绿地空间和城市公园。整体绿色空间总面积共约5.98公顷。

征集民意 明年陆续开工建设

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在本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中,亮马河东城段、小月河、丰台凉水河沿线、包含广源闸在内的紫竹院街道文化微景观(长河)城市更新等4个项目着重打造滨水空间,其中亮马河东城段、小月河两个项目已获批。这些项目将在明年陆续开工建设。

“对于这些公共空间改造后增加的功能,在方案敲定前就倾听当地居民的声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在改造实施过程中,将对周边居民的年龄分类、对空间主要使用方式、改造期望等逐一分析梳理,关注使用者需求,突出公共空间功能性。

■为常态化开展工作,今年11月,市发改委还结合前期试点项目推进经验,对实施流程进行优化,各区可根据项目储备情况,成熟一个、申报一个,通过健全滚动接续的项目实施机制,加快推动一批群众意愿强烈、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落地见效。 

热点推荐
  • 【新质生产力】企业“向新”“向智”,拓展就业新空间

    今年以来,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服务消费等重点领域的一批企业,在“向新”“向智”进阶提速中,释放岗位新需求、拓展就业新空间。

    2025-06-11 11:06:15

  • 【北京】提升消费供给 北京出台21项举措扩大时尚消费

    根据《行动方案》,北京市将实施时尚场景育新行动、时尚活动提升行动、时尚品牌创新行动、时尚产业赋能行动和时尚城市氛围营造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

    2025-06-11 09:06:25

  • 【智库观察】构建“工业大脑” 推动AI落地 业界热议智能时代产业升级新路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

    2025-06-10 14:06:16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增强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效能 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贯彻落实“人工智能+”战略 推动新型智库数智化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