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2020-12-07 19:41:34   来源: 人民日报 国情 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者 411
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先是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升空,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紧接着,“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上天下海、珠辉玉映,为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写下了有力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勇攀科技高峰,勇闯创新“无人区”。“奋斗者”号完成里程碑式的海试任务的背后,是研制团队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多年持续攻关,攻克了控制、浮力材料、水声通信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当前,在一些研究领域,我国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从习惯性的追随转向开拓性的引领,需要科技工作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加自觉的使命担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迎接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创新从来都充满荆棘,原始创新的难度更大。为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保驾护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至关重要。相关部门还应继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更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改革未有穷期,难点需要突破。科技体制改革还要敢于啃硬骨头,围绕激发科技人员做原创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比如,可尝试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基于信任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试点等,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

世间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险阻僻远、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同样,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研路上没有一滴汗水会白流。期待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迈向科技创新“无人区”,树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与决心,找准目标、全力攻关,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中开辟更宽广的天地。

热点推荐
  • 【投资促进】陕西:科技创新惠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

    在科技合作项目方面,“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共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实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30项、省级项目370项,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2025-09-22 12:09:38

  • 铂力特参与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助力口腔修复数字化升级

    【产业观察】铂力特参与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助力口腔修复数字化升级

    铂力特自主研发的齿科专用金属3D打印设备,成功解决了关键硬件设备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为项目成果转化提供了核心支撑。

    2025-09-02 21:09:33

  • 迈向科技强国|魏际刚: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术前沿】迈向科技强国|魏际刚: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8-06 11: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