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员工,人人须知,我中心有三大主要任务。”2019年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他给团队定下了三大新目标:超高产冲刺、耐盐碱水稻及第三代杂交水稻。
一年多过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标任务都有了新“产出”。这不,11月2日,湖南省衡南县清竹村就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挑战赛”:袁隆平团队在当地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高产攻关示范田实地测产,以第三代杂交水稻,冲关双季稻均亩产3000斤目标!
天时不够“美”,但第三代杂交稻超“抗打”
“今年是第三代杂交水稻进行第二年示范。今年在全国有20多个示范点。从生长情况看,湖南的衡南、桃源、湘潭等地,长势都特别好。10月28日,我们对衡南示范基地其中2分地进行了收割和预测产,应该能过每亩881公斤的目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在测产启动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缘何是“每亩881公斤”?原来,在袁隆平三大主要任务的超高产冲刺任务中,就定下了双季稻早稻冲击700公斤、双季稻晚稻冲击800公斤的目标。因此“早稻+晚稻”组合就是1500公斤,即3000斤目标。
今年7月13日,专家对清竹村种植的早稻株两优168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因此,要挑战3000斤目标,测产的“叁优一号”就必须突破李建武所说的“均亩产881公斤”。
很显然,李建武持乐观态度。“从现场长势看,‘叁优一号’穗子特别大,平均每穗总粒数达320粒,是普通杂交稻这一数值的两倍左右。同时,它植株很粗壮,也是有利于高产的基础。”
李建武表示,特别是,他们发现“叁优一号”抗寒性能也很好。“今年从水稻抽穗开始,当地连续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低温阴雨天气(衡南县近60年来遇到的极端天气),目前看对它有影响,但并不大。在今年测产的不利天气条件下,还能达到800多公斤的话,说明它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产量潜力会更大。”
最终,实地测产结果公布:平均亩产911.7公斤,成功冲关!
据悉,今年也是袁隆平团队首次试水冲击3000斤目标。他有个“3000斤工程”设想,准备明年起,在南方8省开展双季稻周年均亩产3000斤目标的攻关示范。
更“低调”的第三代杂交稻,更亲民
“‘叁优一号’有‘三不’,不早衰,不落粒,不倒伏,它的抗病性也很强。”袁隆平评价。
“第三代杂交稻是第二代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的升级版,解决了第二代杂交稻的制种安全问题。同时,它还解决了第一代经典杂交稻(三系法杂交稻)的配组不自由问题。换句话说,它集合了前面两代杂交稻的优点,还规避了前两代杂交稻的缺点。”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归纳。袁隆平也肯定,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此外,相较前两代杂交水稻对肥料和水的需求而言,第三代杂交稻显得更“低调”,更有利于产业化,从试验田走向寻常农民家。“这是未来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理想途径。”袁隆平说。
“要说之前超级杂交稻品种在单季稻产量上取得了大的突破,这次第三代杂交水稻则有望在双季稻产量上取得新纪录。这是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的切实落地,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说。
下一篇: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书对上海合作组织2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梳理,总结了20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和对外关系五大领域的合作成就,深入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前景,提出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有三个来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经历了五次理论创新、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壮大将取决于三个因素,并对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预测了三种可能的模式,这些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性。
2025-09-29 12:09:51
文博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展望“十五五”,文博事业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肩负起新的使命与任务。
2025-08-25 16:08:52
展望“十五五”时期,文旅产业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2025-08-14 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