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2020-09-10 16:48:41   来源: 国际在线 陕西 自贸区 西安 区域 示范 引领 作用 不断 凸显 10145
全面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陆海联运通道建设,“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冀西欧、厦西欧、唐西欧、永西欧”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行,集结中心建设织线成网;与天津、青岛、宁波等沿海港口合作开行了陆海联运班列,实现了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模式,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是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西安区域依托区位、科教文卫等优势,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健全政府对话、企业合作和民间互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

    创新互联互通合作机制

    全面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陆海联运通道建设,“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冀西欧、厦西欧、唐西欧、永西欧”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行,集结中心建设织线成网;与天津、青岛、宁波等沿海港口合作开行了陆海联运班列,实现了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15条干线通道,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667列,是去年同期的2倍;运送货物总重130.1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9倍,开行量、货运量稳居全国前列。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推进中欧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带动博世、宝马、阿尔斯通等更多优质欧洲企业加大投资;建立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原料基地、阿拉山口加工贸易集散中心,形成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中哈农业跨国合作体系。

    搭建人文交流平台

    开工建设文化出口贸易服务平台,聚焦出口贸易管理、出口服务管理、金融服务管理等内容,推动形成文化出口贸易服务集群,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服务平台。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已落地西安科技大市场,中意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正在推进。

    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一站式”国际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经贸咨询、赴外培训、课题调研、商品展示、编印指南等方式,解决企业赴外发展的后顾之忧,累计惠及10万余人次。举办“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培训,帮助留学生了解工作类签证办理和工作许可证办理知识,来自韩国、乌干达、阿尔巴尼亚、约旦、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活动。

    共享自贸红利 带动协同发展

    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21个自贸片区共同倡议发起成立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加强改革创新协同。与三门峡市、兰州市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将西安区域创新经验向三门峡市和兰州市复制推广,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区域协同、产业融合、平台共享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共享经验,协同发展。

    陕西自贸区于2017年4月1日揭牌运行,总面积119.95平方公里,包括中心片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杨凌示范区片区三个片区。西安区域涵盖中心片区的高新功能区、经开功能区、国际港务区片区的国际港务功能区、浐灞功能区四个功能区,总面积71.61平方公里,占陕西自贸试验区面积的59.7%。


热点推荐
  • 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学术前沿】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2025-10-22 10:10:16

  • 【项目推荐】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带动效应不断凸显 前三季度全省开行中欧班列4455列

    2025-10-22 10:10:16

  • 陕西:扩大开放打开发展新天地

    【要闻观察】陕西:扩大开放打开发展新天地

    “十四五”以来,陕西立足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定位,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抓手构建支撑有力的全域开放体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构建多维立体交通网,释放改革发展新动能,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打开发展新天地。

    2025-10-21 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