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是高新区建好首善区的内在需要,是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有力载体,是有力推动高新区产业和发展环境向高端化、现代化转变的必要途径。”5月29日,西安高新区创新发展局局长何惠明在“西安高新区发展”新基建“加快硬科技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积极聚焦5G基站建设、特高压、医疗卫生、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创新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制定了《西安高新区发展“新基建”加快硬科技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何惠明介绍,《行动计划》立足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明确了西安高新区发展“新基建”的三年目标、二大建设行动、十项建设任务、四项项目推进机制和五项保障措施,精心布局了85个重大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储备了46个前期项目,总投资1150.89亿元。
与以往行动方案的项目构成不同,这85个重点项目和46个前期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以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为主。
根据《行动计划》,西安高新区在加大现代基础设施配套投资方面,将加快打造综合性轨道交通体系、补齐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短板,做大做强特高压产业,并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和创新资源集聚高地,目前区内已有2个诺奖实验室,聚集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311个,其中国家级44个。在此基础上,西安高新区还在加快布局一批国家新一轮重大创新基础设施,中科院地环所及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西安科学城科普展览馆、国科大西安学院、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到2022年,西安高新区将在创新基础设施领域投资61.71亿元以上。
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西安高新区重点加快布局5G产业发展,通过深化与中国电信在5G领域合作,加快布局一批5G领域基础设施。同时,以天和防务、中电科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速建设5G产业集聚区,实现西安高新区5G全域覆盖,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5G产业创新中心。计划到2022年,西安高新区在5G领域将实现投资121.37亿元以上。
根据《行动计划》,未来三年,西安高新区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投资110.15亿元以上,通过加快推进华为鲲鹏系列项目、菜鸟网络、西安电子谷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项目建设,建成中国西安出海产业园,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核心区。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行动计划》实施,西安高新区围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轨道交通、特高压等新基建重点领域,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5G产业生态联盟”“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联盟”等7个新基建重点领域子联盟,动员了区内1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目前,7大联盟均已组建完毕。
“西安高新区将全力落实好‘新基建’任务,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提档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高水平推进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建设,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核心区,到2022年,基本建成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何惠明说。
当前,西安曲江新区正在加快打造全市文旅融合“领头雁”、首发经济“主阵地”、新型消费“聚集区”。
2025-06-11 09:06:25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
2025-06-10 14:06:16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会议要求,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2025-06-09 16:06:11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