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娜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从“逐步探索”到“加快推进”,到“今年开局”,再到探路“单独立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呈加速之势。
开局之年,海南自贸港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开局之年,海南自贸港建设便走出重要一步。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涉及游轮管理、土地征收、种子进出口的相关权限下放至海南自贸区。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日前撰文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贸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避免海南未来在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国家上位法产生冲突,赋予了海南自贸区(港)在相关领域改革创新的巨大空间。
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所长孟广文认为,中央从上位法赋予海南更大的改革试验自主权,能够增加海南的发展活力,为海南自贸港未来的立法积累经验。
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介绍,将土地管理法规定由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征收事项授权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深入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优化,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为加快海南自贸区(港)各类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推动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
两年多来,无论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对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表示深度关切。
2019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要“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2019年12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要抓紧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同一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和海南省一道,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抓紧开展相关工作,突出以贸易自由和投资自由为重点,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努力在政策和制度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019年12月20日,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委常委会会议上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关于海南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一张蓝图干到底,全力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开局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暂缓了很多项目开工,平添了诸多困难,但无法阻挡中国最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步伐。海南自贸港正加速启动。
重点项目早安排 制度创新见成果
4月13日,100个总投资为489亿元的项目在海南集中开工,100个总投资为548亿元的项目在海南集中签约。
开局之年,疫情难以阻挡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从已经出炉的2020年海南省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可以看出,自贸港建设即将迈开大步子。
据海南省发改委消息,今年海南省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37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7亿元。项目类别涵盖三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5大类,“五网”基础设施和三大主导产业项目年度投资体量最大。其中,三大主导产业34个,总投资1461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33亿元;“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项目28个,总投资1684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85亿元。此外,2020年海南省5G网络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4亿元,海口市五源河文体中心(二期)总投资21.35亿元。
开局之年,除重点项目早安排之外,海南还要打好两张“王牌”。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海南要打好健康、免税购物两张“王牌”。一是以健康“王牌”形成疫情下自贸港开局新亮点。二是以免税购物“王牌”尽快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实行“零关税”的“早期安排”。
此外,在产业方面,迟福林认为,海南应以产业大开放形成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教育、医疗与公共卫生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着眼于加快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开放政策的“早期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指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两年多来,海南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推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开放水平、激发开放活力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科技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
2019年,海南省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重点推进12个方面制度创新,形成了6批71项制度创新案例,推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4.4万户,同比增长70.82%;新设外资企业338家,同比增长102.4%;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1%,连续两年实现翻一番。
制度创新作为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着力点,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程中将继续承担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
据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副主任张华伟介绍,今年以来,海南省直各部门、各市县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一手抓改革谋划、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制度创新案例。4月25日,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在海口召开2020年第一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了6项制度创新案例,包括医疗和药品协同监管、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体系、复工复产综合保险、“一站式”司法征信服务平台等。
今年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海南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全国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海南省率先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案例,不仅展示了制度创新的进展与成效,也有力地回应社会关切、提振各方信心,释放海南鼓励改革、激励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总的来看,海南全省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想方设法出台帮扶措施,经济社会总体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张华伟说。
近年来,深圳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探索,以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为抓手,全面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23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1.07%。
2025-06-11 12:06:11
6月正值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记者注意到,部委地方正积极部署推进,围绕市场拓展、融资促进、数字化转型、技术赋能等多个领域推出系列暖企惠企举措,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活动,通过精准有力的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强信心、稳预期。
2025-06-11 12:06:11
为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2025-06-11 11:06:06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