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 共抗全球疫情

2020-04-07 19:47:1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加强 国际合作 共抗 全球 疫情 新型 冠状 病毒 肺炎 36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不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也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3月26日,二十国集团 (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并发表联合声明,各方承诺采取一切措施抗击疫情、保护生命、重振经济,并将启动总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振兴计划,向国际社会传递出各国合作应对疫情、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积极信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表达了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支持多边协调合作、稳定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态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不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也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3月26日,二十国集团 (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并发表联合声明,各方承诺采取一切措施抗击疫情、保护生命、重振经济,并将启动总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振兴计划,向国际社会传递出各国合作应对疫情、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积极信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表达了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支持多边协调合作、稳定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态度。

3月30日,全球化智库(CCG)发布报告,结合国内外专家就全球疫情发展下国际问题的研讨成果,系统性总结了中国应对疫情的经验,并就国际社会应如何发挥各国智慧促进全球抗疫合作的落实提出相关建议。本报告在CCG研究和专家观点的基础上就中国应对疫情的经验作系统性总结,并就国际社会应如何发挥各国智慧促进全球抗疫合作提出建议。

中国抗击疫情的十条经验

中国是此次疫情最早暴发的国家,1月23日武汉“封城”,3月19日中国首次本土无新增病例,3月25日离鄂通道管控解禁,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在使疫情得到控制的过程中,中国作出了人类抗疫史上前所未有的尝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并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总结中国抗疫经验并不是号召他国“抄作业”,而是因为随着疫情蔓延,在多国呈暴发态势,中国的抗疫经验可以为各国抗疫提供一些参考。中国的抗疫方式与中国国情紧密相关,也许对与中国制度、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并不完全适用,而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也在防疫抗疫治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通过研究比较和经验的阶段性总结、公开和分享,各国可结合国情参考,加强国际合作,树立全球范围内共同战胜这一挑战所亟需的协作精神,为早日战胜疫情,尽早解除这一全球健康威胁做好准备。以下是CCG总结的中国抗疫十条经验。

中央统筹,国务院启动联防联控防疫机制;高效调配资源,集中支持抗疫;搭建政府—社会沟通渠道,透明公开疫情发展信息;严厉管控社交距离,执行全面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动员基层,快速有效地落实抗疫政策;全国调配,物流保障,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安全平稳;大数据抗疫,互联网+应用加强社会商业互联;及时发布多层级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经济;复工复产与加强防疫并举,稳定疫情前提下恢复经济;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公开信息分享经验。

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十条建议

疫情暴发以来,全中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现在,一些海外国家面临的抗疫形势十分严峻。3月29日,中国以外地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63033例,美国在数日内感染人数就超过了10万。意大利、西班牙等重灾区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也可能成为下一波疫情“震中”,国际合作抗疫刻不容缓。G20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稳定世界经济方面发挥了领导性作用,3月26日召开的G20特别峰会及时提振了世界各国携手应对疫情的信心。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点倡议:第一,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第二,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第三,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第四,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更好贯彻落实G20国际合作抗疫举措,CCG从世界经济、全球价值链、卫生及安全等多个角度提出以下十条建议。

支持多边合作平台开展抗疫高层外交,充分发挥G20在全球抗疫合作及稳定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支持世卫组织等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建立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协调合作机制;通过国际合作维稳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为重振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中美可加强沟通对话,就双边医疗物资贸易及推进全球抗疫合作达成共识;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加入全球战疫,促进应急物资贸易便利化与供应链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集中精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合力为卫生系统脆弱的地区和国家提供援助;鼓励各国共享疫情研究数据及成果,支持多国合作开展药物及疫苗研发;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可开展不同形式的捐赠援助,为全球抗疫合作凝聚更大力量;确保全球农产品贸易稳定,通过区域及多边体系合作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倡议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振国际多边合作信心。

推进全球合作抗疫

疫情暴发以来,为保证国民安全,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隔离手段以抑制新冠病毒的扩散。现在看来中国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与此同时,抗疫期间中国曾得到了来自多个国家各级政府、民间团体、跨国公司等的无私援助。当今世界已高度互联互通,各经济体间相互依存,在疫情威胁下,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有人形容新冠阻击战是“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但事实上,中国在这场全球疫情阻击战中必须打完全场。国际社会也该认识到,全球抗疫的胜利并不取决于做得最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短板。当前,全球疫情正加速升级,关于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医学上还没有共识,对于病毒机理和变异也还在不断认识过程中,而疫苗研制出来并大批量投入适用也非短期能够实现。在严峻现实之下,各国是各自为战还是通力合作,关乎全球抗疫进程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严重衰退,而全球合作是缓解疫情下经济衰退的唯一途径。

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民众共同的基本目标。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也已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当前,疫情全球蔓延已使数万生命陨逝,数十万甚至上亿生命面临威胁。与1918年全球暴发大流感时比较,当今世界是更加和平富裕的,也应该能进行更好地应对。单个国家及地区的能力是有限的,资源分布与需求程度也是不平衡的。面对这场人类大危机,各国是选择分裂还是团结,是对抗还是合作,是以邻为壑还是睦邻互助,是民族主义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乎国家安全及发展前景,也关乎人类文明道义。各国若能互信互助,尽早落实开展高效充分的国际合作与相互援助,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挽救更多生命,减轻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尽早实现全球经济复苏与人员正常流动。无论肤色与国籍,无论贫富与老幼,无论文化与信仰,日益发展的全球化世界本可更为丰富而包容,愿寰宇同舟齐心,全球战疫必胜。

记者 王俊美

热点推荐
  • 文明之光耀全球:共谱人类命运共同体华章

    【智库观中国】文明之光耀全球:共谱人类命运共同体华章

    文明之光,穿透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前行道路。从联合国总部的高端对话到国内的文明之光讲坛,从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到内涵丰富的主题展览,这一系列围绕文明对话国际日开展的活动,宛如一场全球文明的盛大聚会,为不同文明搭建起理解、欣赏、合作的桥梁。

    2025-06-11 10:06:58

  • 【北京】国产人形机器人走上全球最长猫道

    6月8日,国产人形机器人携手机器狗攀上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挑战在全球最长猫道上行走。

    2025-06-10 14:06:49

  • 文化强国 智库何为 ——文化智库如何更好发挥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智库观察】文化强国 智库何为 ——文化智库如何更好发挥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适值《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发布十周年,光明智库近日以“文化强国,智库何为”为主题,组织了文化强国系列的首期圆桌对话,在此摘录部分精彩发言与读者分享。

    2025-06-05 19:06:48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增强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效能 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

    贯彻落实“人工智能+”战略 推动新型智库数智化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角力点。谁掌控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谁就在国际舞台更具影响力,因此,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研发,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