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实施情况如何?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一百多天,总体来看,粤港澳三地政府正按照《纲要》加快实施各项目标,快速推进《纲要》中提出的重大任务。
其中,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很大进展: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一些大型的跨境、跨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建设,比如在《纲要》出台前就已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今年4月份通车的南沙大桥以及正在建设调试的深中通道,我们正在加快构建网络化、综合性的交通体系,包括粤港澳三地的海关也在加强信息共享;还有一点是围绕三个都市圈的建设,比如把南沙、番禺、顺德这几个区域发展成“广佛同城化”先行建设示范区。深港合作也已经全面推进,包括建设科技创新合作区。珠澳合作也在深入,珠海市宣布将于7月1日正式推出“常住横琴的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
大湾区建设,关键点在哪?
应该说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非常清晰,主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先行区,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先行地和产业创新高地。在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目前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粤港澳三地联合到东京湾区招商,广东省人民政府到旧金山湾区推介,香港特区政府到纽约湾区推介,我们将粤港澳大湾区看做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大平台,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全球企业、各个国家发展带来机遇。
在金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自身有很好的条件,发展大湾区金融对于提升我国的金融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有重要作用。这方面的相关工作也在展开,比如跨境人民币业务,香港有很多离岸人民币,跨境业务有利于更好配置粤港澳三地的金融资产,扩大跨境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规模,使资金配置更为高效,这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内地城市实体经济的发展都有好处。
大湾区未来长什么样?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一二十年内,将会发展成为媲美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这个愿景是可期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它肩负的使命很大,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要在体制机制方面,破除内地与港澳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能链接流通的障碍,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格局。
我们要形成湾区居民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新局面。建设大湾区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全体湾区居民的事情,包括环境保护、宜居湾区的建设,都需要大家参与。
据悉,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城市议程、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搭建了务实合作平台。
2025-09-22 12:09:18
本课题报告旨在对“十四五”期间环保产业在政策引领下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提炼相关经验,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2025-08-11 10:08:54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至关重要。金融体系的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制造业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而影响到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质量。
2025-08-05 2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