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从2013年至今,我国已陆续在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海陆沿边统筹、东西南北中兼顾、由点及面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对于不沿海、不沿边,深居内陆地区的河南省来说,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建设,不仅凸显了河南在全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加速了当地改革开放的脚步,让内陆腹地树立起了令人瞩目的新形象。
种下“好苗子”结出“好果子”
开放,是不变的时代强音。
河南虽深居内陆,但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把开放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之举。
“多个国家战略的交汇叠加,给我省对外开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河南自贸试验区在改革试点任务稳步推进的同时,发挥了明显的开放引领作用。”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延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据悉,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两年多以来,规定动作基本完成,160项试点任务已完成150项,共性改革试验稳步推进,“两体系、一枢纽”差异化试验成效明显。与此同时,作为河南自贸试验区“四梁八柱”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大专项服务体系也取得显著成果,106项任务举措已实施完成98项。下放了45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出台了47个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支持文件,在商事制度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250个实践案例。
自贸试验区是打开高水平开放的“金钥匙”。河南自贸试验区在改革试点任务稳步推进的情况下,形成了企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挂牌以来共吸引了6.25万家企业入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共88家,占全省的68%。世界500强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财富500强利宝保险、世邦魏理仕,独角兽企业APUS(麒麟合盛)全球第二总部,益海嘉里、传奇影业、巴库生物、华润医药等一大批重点及特色项目在河南生根发芽。
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在河南得到了充分体现。“二十二证合一”被李克强总理肯定;在全国首创1210“网购保税”进出口监管服务模式被世界海关组织作为全球推广的示范样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一码集成服务等创新成果被作为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推广;郑州片区“服务八同步、拿地即开工”项目建设模式、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开封片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整体评勘,洛阳片区邀请企业群众当考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国务院职能转变办公室简报印发全国推广;正在形成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货运枢纽体系,为内陆省份货畅其流,提供了“河南经验”。“证照分离”改革、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等改革举措已在全省实施。
在整体建设成效明显的基础上,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也根据各自不同定位,探索形成了一批成功经验。
郑州片区
关键词:制度创新、三年行动目标
今年7月份,郑州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通知》明确了郑州片区三年行动目标,并明确郑州片区将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推进贸易、物流、金融、文化、信息、专业服务、制造业7大新经济产业集群建设,以跨境电商、平行进口汽车试点为突破口,创新产业监管和支持政策,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贸试验区建设新指示、新要求,围绕郑州片区承担的《总体方案》细化分解任务的落实,做好‘啃硬骨头’的改革创新事项的落实,郑州片区管委会启动了《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郑州片区管委会政策创新局负责人池泽坪告诉记者。
目前,郑州片区《总体方案》明确的改革创新试验任务已完成94%,开展一批制度创新试点项目并跟踪评估试验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营商环境取得较大提升,在枢纽、通道、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基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框架。
“从10月8日正式营业以来,公司的保险业务已经全面展开,落户郑州片区在河南金融保险市场等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世界500强利宝保险河南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孙萍说。
这是郑州片区围绕金融开放,推动制度创新,吸引企业入驻的典型案例。
据悉,两年多来,郑州片区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围绕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跨境电商等方面推动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带动了全省整体改革进程,激发了企业投资活力。探索形成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企业开户、收结汇便利化大大提升,区内各类金融机构550余家,企业跨境结算超100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境外交易客户交易量占比达10%。
目前,郑州片区累计新注册企业52109家,注册资本6202亿元,是自贸试验区成立前的近3倍,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80多家,约占同期全市新注册企业的1/5;其中新注册外资企业326家,占全市的50%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达到130多家,注册资本达6500多亿元。
关键词:新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开封片区
10月17日,河南自贸试验区首家离境退税文创商店在开封市中心书城正式开业,这标志着离“免税店”对于游客而言,一直都是旅行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站。境退税政策在开封市正式落地。在这里,不仅境外游客可以享受到免税的待遇,境内游客、居民也可以就地买到保真、价低的进口产品。
“这只银瓶装的网红眼药水在天猫国际上的售价是88元,日本免税店的价格折合人民币50元,在我们这儿的免税店里只需要46元。”家住开封的李女士高兴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大的便利。
开封片区成立两年多来,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打造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为抓手,围绕“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严约束、极优服务”的“四极”目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高标准推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码集成服务”成功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营商环境体系建设”“电子口岸企业入网联审优化改革”“电子汇总征税保函”服务模式等在全省推广,24项改革经验先后两批向全市复制推广。
10月19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发文《关于建设开封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接轨意向的复函》,同意拟建专用线并在陇海线杏花营车站接轨。这为开封片区的建设发展和开封综合保税区建设提供了极大助力。
“开封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是综合保税区物流基地的重要配套设施,对开封市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经济规划,打造亚欧陆桥通道上重要的物流节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封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专用线的建设满足了片区企业的运输需求,使片区内的货物通过专用线进入国铁,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片区内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上半年,开封片区进出口总额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4.87%,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4.76%,带动全市进出口、出口增幅在全省18个地市中排名均列第1位。
截至9月底,开封片区已入驻企业4909家,是挂牌前的27倍。新增注册资本841.27亿元,其中注册超亿元企业135家,超十亿元企业13家,外商投资企业25家,税收收入累计达23.31亿元。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文化底蕴浓厚。开封片区也是以“文化金融、艺术品交易,打造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为功能定位的自贸片区。此外,对标国际的良好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开封、落户开封。
关键词:示范引领、深化“放管服”
洛阳片区
“通过这个综合服务平台,我们顺利完成了人才招聘。不仅如此,公司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第一时间了解片区的相关政策和金融服务信息,非常便捷。”洛阳片区相关企业负责人张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据悉,张先生所说的综合服务平台是由洛阳片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三区(高新区、自贸区、自创区)企业专属综合服务平台。据了解,该平台于8月27日正式上线,是河南省首个企业专属综合服务平台,以服务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搭建“企业找政府”和“政府服务企业”的桥梁。通过对区内企业需求的深入研判,平台还将为企业提供“专精特新”的服务,打造更加全面、准确、高效地为企业提供便捷化、个性化、一体化服务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得更稳更好。
“企业专属综合服务平台以服务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建成高水平企业专属服务平台。将洛阳片区建设成为政策服务完善、金融服务完善、法律服务规范、企业互动高效、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服务型自由贸易区,在全省自由贸易试验片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洛阳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两年多以来,洛阳片区以“凸显双向开放、聚焦服务贸易、引领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业宜居新城”为“五大战略发展定位”,以“改革创新活力源、双向开放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三大发展目标”,叠加区域性禀赋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亮点纷呈。
据悉,洛阳片区围绕“准入”,重点解决“办照难”问题,企业开办24小时完成(最快的60分钟),企业注销公告期由45天缩短到20天;围绕“准营”,重点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在“证照分离”改革的基础上,实行“照后减证、企业减负”,率先取消了艺术、体育等民办培训教育机构的办学许可证;围绕“准建”,重点解决“项目签约容易、落地难”问题,实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容缺办理。格力中央空调项目7个工作日即拿地开工,把“洛阳速度”推向了新高度。
目前,洛阳片区入驻市场主体2.2万户,其中新入驻7104家,是挂牌前存量企业的1.62倍。上半年新设立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2%和62.6%。在普华永道的营商环境评估中,78%的企业表示满意。其中,形成创新案例78个,2个在全国自贸创新联盟复制推广。
9月16日-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要求河南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用好河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这既是认可,也是鞭策。那么,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干?难啃的骨头怎么对付?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紧围绕国家赋予河南自贸试验区‘两体系一枢纽’的战略定位,继续勇当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张延明告诉记者,河南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对标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对标其他优秀自贸试验区经验成绩,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深化改革创新。
为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2025-06-11 11:06:06
6 月 5 日,“东大化学 ADMC 热电智能调控系统”交付仪式在河南开封成功举行。向来自化工、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媒体展示河南省首个化工热电全流程智能化控制项目的落地成果,标志着河南化工行
2025-06-07 22:06:47
平均两分钟起降一架货机!凌晨,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进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间。“一夜达全国、隔日达全球”,一架架全货机,运走电子产品等“中国造”,带回来自南美的三文鱼等鲜货。
2025-05-26 16:05:11